| 勞力士首款鈦金屬錶誕生Ref.126067 | 深海之王Deepsea Challenge |
勞力士首款鈦金屬錶誕生
深海之王Deepsea Challenge
Ref.126067
深海挑戰「DEEPSEA CHALLENGE」
2012年3月26日,阿凡達導演James Cameron (詹姆斯·卡梅隆)首次進行了一個重要的水下項目,DEEPSEA CHALLENGE「深海挑戰」,勞力士作為以潛水功能著稱的品牌,自然再次成為合作夥伴。當時詹姆斯·卡梅隆成為了第一個成功到達1960年首次著名探險之後海平面以下最深處的人。而當時勞力士品牌也為此特別設計了一款概念錶 深海挑戰賽「Deepsea Challenge」,防水深度可達水下12,000米。這款錶依靠Ringlock系統,可穿戴尺寸為直徑51.4毫米,高達28.5毫米。
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
這次相隔10年,勞力士品牌以這款實驗型腕錶Deepsea Challenge為創作靈感,將這款實驗型腕錶變為民用版本Oyster Perpetual Deepsea Challenge,並首次採用鈦金屬材質,讓這款腕錶成為了Rolex 品牌首款鈦金屬及潛水深度最深的腕錶,潛水深度可達至11,000(36,090呎)防水。
RLX鈦金屬 堅韌輕便
此次是首次採用RLX鈦金屬,這種材質是由勞力士精選的5級鈦合金材質,功能上輕便、堅固、抗腐蝕。2012年的深海挑戰原型是由904L鋼製成,雖然功能上同樣不受深海壓力干擾,但卻因為重量問題不適合佩戴手腕,當時只能固定在機械臂上陪同下潛深海。這次勞力士改用RLX鈦金屬運用在錶殼及錶帶上,經改良後的Deepsea Challenge重量上明顯減輕,相較於原型重量上減輕了30%。除了錶冠護肩外,這款新錶的錶殼及錶帶統統飾有清晰搶眼的磨砂紋理,錶耳邊緣處進行了磨光,會折射出淡雅光澤,魅力更佳。
Chromalight夜光顯示
而在錶面上也採用了一項創新技術「Chromalight夜光顯示」,儘管在漆黑環境下也能清晰的讀時,這項功能對潛水員至關重要。鐘點標記採用的是簡潔形狀,例如三角形、圓形、長方形等,連同寬闊的時針和分針,簡潔的設計反而更利於潛水員的準確讀時,避免深潛的風險。
Ringlock系統壓力控制
這次的Deepsea Challenge搭載勞力士專利Ringlock系統,專為抵禦深海水壓而設計。該系統由蠔式腕錶的防水性能研究演變而來,造就這次的強化型錶殼結構,並由三部分組成:較厚的圓拱形藍水晶鏡面,氮合金鋼壓力環,以及ROLX鈦金屬底蓋。正正因為Ringlock系統錶殼結構,Deepsea Challenge防水才能深達水下11,000米(36,090呎)。勞力士一直與Comex(Compagnie Maritime d’ Expertieses)公司有緊密的合作,特別為此建造了特製高壓艙,藉此來試驗防水功能。經過嚴格的防水測試及檢測後,發現勞力士還額外增加了25%的保證深度,也就是說實際防水功能可深達水下13,750米(45,112呎)的壓力。
3230自動機芯
Deepsea Chanllenge搭載3230自動機芯,有70小時動力儲備,配備 Chronergy擒縱系統、不受磁場干擾的Parachrom 游絲, 以及Paraflex 緩震裝置。為了向兩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馬里亞納海溝深潛探險致敬,錶殼底蓋刻有「Mariana Trench」(馬里亞納海溝)字樣及「23-01-1960」、 「26-03-2012」兩個日期;前者是1960年, 海洋學家雅克 · 皮卡德(Jacques Piccard)與美國海軍中尉唐 · 威路士(Don Walsh)駕駛的里雅斯特號(Trieste)創造深潛紀錄;後者側是導演占士 · 金馬倫駕駛深海挑戰者號(DEEPSEA CHALLENGER)創下單人深潛紀錄。
規格型號 126067
錶殼:蠔式,50mm,RLX鈦金屬
蠔式錶殼結構:一體成型中層錶殼,旋入式底蓋及上鏈錶冠;
配備氮合金鋼環的勞力士Ringlock系統錶殼結構及排氦閥門
外圈:單向旋轉60分鐘刻度外圈,配防刮損Cerachrom陶質字圈,鍍鉑金數字及刻度
上鏈錶冠:旋入式,三扣鎖三重防水系統
鏡面:圓拱形,9.5mm防刮損藍水晶
機芯:自動上鏈機械恆動機芯
機芯型號:Rolex 3230型機芯
精準:每天平均正負2秒以內
功能:中央時、分及秒針;秒針暫停功能以準確調校時間
游絲擺輪組件:順磁性藍色Parachrom游絲;高性能Paraflex緩震裝置
上鏈:藉恆動擺陀雙向自動上鏈
動力儲備:約70小時
防水深度:防水深達11,000米/36,090呎,排氦閥門